
一、行政令突袭:三张 “天价卡片” 重构移民赛道?
2025 年 9 月 19 日,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掀起美国移民体系震荡 —— 官方直接标价售卖居留权:100 万美元个人 “黄金卡” 换永久居留,200 万美元企业卡可灵活转移员工资格,500 万美元 “白金卡” 更享 “270 天居留 + 海外收入免税” 特权。白宫官网高调宣称,申请人将以 “创纪录速度” 获批,专门搭建的 trumpcard.gov 已开放信息登记,上线数小时就有近 7 万人排队。
这场被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为 “吸引全球精英” 的改革,实则暗藏官方的财政算盘。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直言,该计划预计为财政部创收超 1000 亿美元,用于减税与偿还国债 —— 此时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 37 万亿美元,较原预测提前 5 年触顶。更耐人寻味的是价格跳水:今年 2 月初拟议的 500 万美元 “黄金卡”,终以 1/5 价格推出,被业内嘲讽为 “变相承认前期构想失败”。
二、官方话术与现实冲击:现有移民体系迎 “大换血”?
1. 对垒传统签证:资本碾压技能?
根据白宫事实清单,“黄金卡” 挂靠 EB-1(杰出人才)与 EB-2(高学历人才)签证通道,却彻底颠覆了后者的核心逻辑:
EB-5 投资移民:需 80-105 万美元投资实体项目并创造 10 个就业岗位,当前审批周期长达 71.1 个月(近 6 年);
“黄金卡”:100 万美元直接 “赠予” 财政部,无需创造就业,官方暗示审批将大幅提速;
H-1B 技术签证:同步被泼冷水 —— 企业申请费从数千美元暴涨至 10 万美元,美政府宣称要 “拒绝抢美国人工作的低技能者”。
卢特尼克更直白表态:计划发放 8 万张 “黄金卡”,数量恰好等同于 EB-1 与 EB-2 的年度配额总和,暗示两类人才签证可能被逐步取代。这意味着美国移民正从 “技能驱动” 转向 “资本优先”,全球房产科技公司居外 IQI 观察到,东亚、印度富豪咨询量已暴涨 3 倍,核心诉求都是 “跳过漫长等待期”。
2. 法律红线:总统令能绕开国会?
尽管官方强调 “行政令即可落地”,但律师直指核心漏洞:美国移民法明确规定,新设签证类别与调整费用必须经国会立法。EB-5 区域中心计划已获国会授权延至 2027 年,2026 年前递交的申请受 “祖父条款” 保护,绝非总统令能轻易取代。
更致命的是 “白金卡” 的免税特权 —— 美国税收政策专属国会立法权,白宫此举被凯托学会专家戴维・比尔斥为 “越权操作”,预测将引发企业界与司法界的双重挑战。目前 “白金卡” 仅开放名额预留,官方隐晦承认 “需国会批准”,暴露了政策底气不足。
三、高净值人群的两难:机遇还是陷阱?
1. 短期窗口:哪些人在抢 “头啖汤”?
从市场反应看,两类群体已行动:
加急永居需求者:对比 EB-5 的 6 年等待,“黄金卡” 的快速通道对急需身份的富豪吸引力显著,纽约、硅谷豪宅咨询量已回升;
企业跨国人才调配:200 万美元的企业卡可灵活转移资格,成为跨国公司留住核心员工的 “备胎选项”。
2. 三大风险不可忽视
法律失效风险:行政令需经 90 天细则制定、公众评议与司法审查,历史上类似越权政策曾多次被法院叫停;
政策反转风险:若政府更迭,“黄金卡” 可能被直接废除,已缴资金能否追回尚无保障;
隐性成本陷阱:申请需先缴 1.5 万美元不可退还手续费,背景调查对资金溯源要求严苛,部分申请人因材料不全已遭拒签。
律师建议:“有实力的投资者可优先锁定 EB-5 现有政策,2026 年前递交申请能享受法律保护;对‘黄金卡’需观望 90 天细则,切勿盲目跟风缴费。”
四、移民体系的十字路口:资本优先能走多远?
这场争议本质是美国移民政策的身份焦虑:一边是债务高企下的 “创收冲动”,另一边是百年移民体系的法治根基。《福布斯》指出,若 “黄金卡” 强行落地,可能导致 EB-5 项目融资断裂,留下大量烂尾楼与失业者;而支持者认为,资本注入能为科技、高端地产行业注入活力。
目前 trumpcard.gov 仍停留在 “信息登记” 阶段,USCIS 尚未公布具体审核标准。这张 100 万美元的 “黄金卡”,究竟是通往美国的捷径,还是注定夭折的政治噱头?答案或许藏在未来 90 天的细则博弈与司法挑战中。
免责声明: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若存在侵权或违反规定的情况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将迅速采取删除措施